5月18日,在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的见证下,成都天府国际机场T1航站楼隔振系统全面启动,该系统投入运行后,T1航站楼就可以把来自高铁的振动调成“静音模式”。
据悉,天府机场是地铁、高铁与飞机无缝接驳“零距离换乘”的高效综合交通系统,其中高铁天府机场站位于航站区地下的25米深处,主体车站为地下两层三洞七垮双岛式六线公里高铁不减速下穿航站楼的案例。
高铁速度越快其带来的影响就越大,对周边建筑物的隔振要求就越高。怎样让正线公里/小时速度奔跑的高铁下穿机场时,航站楼旅客能够不受任何噪声、振动的干扰?这一高难度工程,工程师们是怎么样才能做到的呢?记者从中建八局了解到,在位于航站楼地下8.5米处,设有专门的振动隔离层,放置着近千台具有世界领先技术的隔振器设备,而隔振层就是机场航站楼和高铁下穿之间的重要缓冲区。
“由于高铁与航站区交汇区的隧道结构断面宽度大,所以振动的影响区域也大,对隔振要求就很高,不仅要对列车行进的振动进行相对有效隔离,还要对声音振动进行相对有效隔离。”中建八局天府机场工程师李宏亮介绍,经过与中建西南设计院一同研究比选各类隔振形式,最终选择了由德国工艺制造的隔振弹簧,这种弹簧设计寿命大于70年,先后在国内的20多个城市的地铁线路中大量成功使用。“天府机场隔振弹簧要求极为严苛,需要经300万次循环载荷作用后,弹簧无断裂和任何裂纹,疲劳试验前后弹簧竖向静刚度变化小于5%。”
“消能减震技术在复杂结构中的应用,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站楼中是非常成功的。”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宜丰介绍,经过数次专家论证评审,最终选用的隔振形式,每台设备都能承载200吨左右的重量。
“隔振系统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就已安装就位,通过相关技术方法能够尽可能的防止整个建筑结构沉降,各组弹簧隔振器将自动调整受力,保证上部结构不发生较大的相对变形,我们此刻所做的工作称为‘释放’。总体来说,这种技术方法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设备生产厂商来自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的工程师邱玲玲介绍。
记者了解到,此项工作完成后,包括T1、T2航站楼在内的整个天府机场航站区,以及地铁穿过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酒店群,即由“振动模式”转变为“静音模式”,天府国际机场距离通航投运又迈出了关键一步。